一
2018年,我去吉林延边旅游,特地去了中俄朝三国接壤的防川村。
打小从教科书上知道,鸭绿江、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在辽宁丹东注入黄海,图们江向东从吉林流入日本海,但为什么我国在朝鲜半岛的最东端却没有出海口呢?后来从史料上读到,1860年,俄国乘第2次鸦片战役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之机,强逼清政府签定《北京公约》,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尽被割让,加上后来踏勘疆界官员的糊涂,使得珲春辖境中的悉数沿海区域尽数转手,俄国边境直抵图们江岸,在防川构成中、俄、朝三国接壤之地,我国边境竟在间隔日本海十五公里处停步。对这段史实,我在文献和网络文章中一遍遍阅览,但总是缺少直观感触,所以一向希望前往现场作一次调查。
旅游防川无需处理边境手续,这儿是对外开放的旅游风景区,陌生吉祥,但路程却很独特。珲春市到防川村六十六公里,到鸿沟止境“土字碑”竖立处七十公里。驱车沿公路东行,图们江在咱们的右侧,公路到江边有着或宽或窄的河滩湿地。经过敬信镇中朝圈河口岸后折向南行,至洋馆坪,左手方呈现了中俄国界的铁丝网,图们江一侧也呈现了铁丝网。公路在两网间的夹道中穿行,俨然是条独特的“地峡”。1957年8月22日,本地持续降雨三十三个小时,洋馆坪路堤被图们江水冲垮,防川与珲春被间隔,成为一块“飞地”,要“借道”苏联才干抵达。1979年至1980年,交通部门改建圈河至防川公路。1992年,又出资五百万元,在图们江中归于我国的“领江”上,挖石填江,修建了这条八百八十八米的江堤公路,被称为“最狭隘的边境”,也是现在进入风景区的第一个景点。
洋馆坪路堤,两边建有铁丝网栅门,左面为俄罗斯,右侧为图们江。
过洋馆坪路堤后,约十五平方公里的景区恍然大悟,沙草峰南麓,制作了莲花湖公园、沙丘欢乐谷,闻名的防川村就在这儿。防川,在朝鲜语中为河滨杨柳丛生之地。
防川村示意图 图右侧为俄罗斯,图左面为朝鲜。从北向南穿过洋馆坪路堤后,突出在图们江岸的这块绿色土地即为防川。图右下角为土字碑
深秋时节,湖面上的荷花现已残败,遍野的树叶变成诱人的金黄色。紧挨俄罗斯鸿沟那侧丘陵,有闻名的张鼓峰,1938年7、8月间,日、苏在这儿爆发过闻名的“张鼓峰战役”(苏联称“哈桑湖战役”)。其时日本操控伪“满洲国”,以鸿沟争议为理由,集结七千多人建议进犯,苏军以数倍军力大北日军,形成后来整个二战期间,日军不敢再与苏军作战,东线呈现相对安定局势。此战完毕后,苏军趁机进占悉数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在洋馆坪的操控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隘通道。日军则将此地辟为禁区,将洋馆坪、防川项、会忠源和沙草峰四屯共一百四十多户大众强行迁走,防川成为无人地带。一起也关闭了图们江的出海通道。
1961年,珲春县农业局和敬信公社在防川兴办畜牧场,迁来十户朝鲜族居民。1963年11月,时任延边军分区副政委的赵南起担任敬信公社教作业队党委书记兼团长,对防川的“飞地”状况很是担忧。赵南起后来官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长和军事科学院院长,看问题的确很有远见。他说:“防川是我国边境,不派人进驻,这块土地或许被他人占去,应当向防川派驻部队,搬迁乡民。”在他的推进下,1964年春,延边军分区边防团派出一个排进驻防川。1965年复员军人姜泰元带领十八户党员家庭再次迁入,树立防川大队。赵南起向乡民表明,到防川后,陌生的日子物资,全由部队巡逻艇从水路运送,还从珲春边防部队抽调两名文化水平较高的兵士,到防川开办小学,处理乡民子女受教育问题。2018年6月他逝世时,“组织群众迁居坐落图们江入海口处的防川”,专门写入了他的生平。1968年起,来自吉林、辽宁和上海的三十七名知青来村里插队,树立集体户。1969年4月,支部书记姜泰元中选中共“九大”代表。1970年,防川驻军抵达一个连。《珲春市志》记载,1971年起,敬信公社防川大队社员,接连四年,借走朝鲜路途,把余粮运珲春向国家交售。1983年大队改为防川村,现在有乡民四十三户、一百余人。
赵南起将军
从防川村再往南三千五百米,便是中俄鸿沟的止境,铁丝网栅门外,树立着闻名的“土字碑”和俄国的界碑。现场实地的观察使我深深感到,这个国界划分得实在太奇葩了。俄国边境在洋馆坪一带掩压过来,与公路平行,到这儿直迫江岸,生生截断了我国的脚步。往东瞭望,白茫茫的天际线处,是望尘莫及的日本海。小小观景台,浓缩着一段沉痛而耻辱的前史。
我国国界停步于防川“土字碑”
“土(Т)字碑”
通往“土”字碑的边防栅门
二
我国近代前史上,有几个最让人窒息和痛心的事情。第2次鸦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占有京津、“火烧圆明园”以及清廷内部产生的“北京政变”,无疑是其间之一。1858年,英国挑头建议修正《南京公约》条款,力求鸦片贸易合法,要求下降税率、增开互易商货口岸,以及在北京常驻交际使节,维护布道士布道,外国人可在内地游历、互易商货。为此意图,不吝集结舰队,发起战役。而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却乘联军攻陷大沽口的时机,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定《瑷珲公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一起把乌苏里江以东我国边境,划作两国共管。原本,俄国与英法水兵三四年前在克里米亚战役中打得有你没我,英对俄在远东的扩张坚持着高度警觉,此刻俄国火中取栗,攫得了意外收成。为此,沙皇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斯基伯爵(俄国称黑龙江为阿穆尔河)。直至今日,俄国面额最大的五千卢布钞票上,就印着穆拉维约夫的形象。
穆拉维约夫被印在最大面额的5000卢布上
在此之前,1689年9月7日中俄两国签定的《尼布楚公约》规则,以流入黑龙江之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一向到海,定为中俄鸿沟,由此遏制住俄国人在我国东北区域扩张的脚步。但俄国的探险家和测绘人员,从来没有忘情东北,一向在进行地舆调查测绘,逐步摸清了乌苏里江、兴凯湖、绥芬河的走向,摸清了日本海邻近海湾的概括和岛屿,构成了远东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图,一旦呈现时机,他们就按图索骥,显露北极熊贪婪的嘴脸。
清政府一向把东北区域作为自己的“龙兴重地”,约束汉族公民寓居,也就形成这一区域地广人稀。1859年初夏,穆拉维约夫乘“美洲”号轮船对日本海沿岸至图们江口进行调查。他将这片构成吉林和朝鲜鸿沟的宽广水域称为彼得大帝湾,把接近图们江入海口的摩阔崴海湾改名做波谢特湾。他派作战处长布多戈斯基中校详细制作当地地图,并提出将图们江口划给俄国的详细方案。
穆拉维约夫在致俄国驻华公使伊格纳提耶夫的公函中写道:
在瑷珲商洽时,我在向奕山将军提出开端方案时曾指明以图们江为我国南部鸿沟起点,但因为大清全权代表答复说:自乌苏里江至海之间当地他们全然不知,因此关于这一带当地,在公约顶用了如下的词句:“在两国划定鸿沟之前名为大清与俄国共管之地。”
布多戈斯基先生提议的鸿沟契合每次鸿沟商洽精力和公约的规则,一点点未侵略中华帝国的边境主权。就现在鸿沟商洽的首要意图——为了保证该地不受外国侵略——而言,供认直至图们江停止的沿海当地
(引者按:图们江对面为朝鲜边境)
悉数为我国陌生,乃是保证两国两边利益所必需。因为毫无疑问,假如这一地带不用定归我国陌生,中英一旦从头决裂,英国必定占有波谢特湾,并进而以此湾为据点经过珲春城直接向满洲扩张实力。珲春城同满洲首要城市——宁古塔、吉林和满洲内地之间交通极为便当,此外尚可通乌苏里,当然也可通向阿穆尔
(引者按:黑龙江)
。
1860年,俄国公使伊格纳提耶夫赶到天津,向联军供给北京情报,赢得英法商洽代表对他的好感,又到北京去压服商洽大臣开诚议和,终究以英法与清廷签定公约并从京师撤兵,是其“调解有功”,因此提出新的边境要求。伊格纳提耶夫要挟清朝大臣:“正是他而不是他人压服了联军撤回天津,而现在,要将他们召回北京,对他说来也是最掌握不过的:只需致函两国特使,说他们和我国所签定公约靠不住,需求修正,此事即可办到。”原本,清政府不供认《瑷珲公约》,并将奕山除名查处以示惩戒。但伊格纳提耶夫的威吓,竟使他们惊慌无比。而英法方面临俄、中之间的隐秘商洽,也毫不知情。数天之后,中方即仓促与俄签定《北京公约》,除供认《瑷珲公约》对黑龙江以北土地的割占外,还触及乌苏里江下至兴凯湖区域以南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划失,公约规则:
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接壤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心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我国。两国接壤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且遵天津和约第九条议定,绘画地图,内以赤色分为接壤之地,上写俄罗斯国阿、巴、瓦、噶、达、耶、热、皆、伊、亦、喀、拉、玛、那、倭、怕、啦、萨、土、乌等字头,以便易详阅。其地图上有必要两国钦差大臣画押钤印为据。
俄国驻华公使伊格纳提耶夫、恭亲王奕
在那些日子里,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派六弟恭亲王奕留京掌管议和。他们都被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和圆明园的熊熊火焰吓住了,在商洽桌上底子硬气不起来,只需脱节那些外夷,其他任何献身都能够所不吝。这使得与英、法交际官本不在一条船上的俄国人,竟然乘势上演了实在版的“恃势凌人”故事。我国由此损失的土地,抒发伯力、海参崴等乡镇和整个库页岛,也抒发面向日本海的悉数海岸线。我国从此不再与日本海接壤。俄国后来将海参崴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语的意思为“控制东方”。本年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 在我国交际媒体上发文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一百六十周年。
只是两年,沙俄兵马未动,取得远东一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穆拉维约夫、伊格纳提耶夫成为沙俄帝国开疆拓土的英豪。而咸丰帝,在恭亲王拟定的签署中俄《北京公约》的奏折上指示道:
事势至此,不得不勉强迁就。免致狼狈为奸。
过了一年,恭亲王在与某位外国交际家攀谈时得悉,英法联军签定完公约后原本就会从北京撤离,并无方案占有北京。他惊吓得发愣,追问道:“你是不是说咱们被欺骗了?”得到的答复当然是“完完全全被欺骗了”。另一位外国人评论说:伊格纳提耶夫“自身无一兵一卒,却够奸刁厚脸地运用交兵邻邦部队的力气夺去这次战役的丰硕效果”。
中俄《瑷珲公约》《北京公约》中沙俄掠取的我国边境
研讨边远当地地舆的学者常说:“不知边境之事,焉争边境之界?”对不知晓祖先发祥之地的边境常识,手中也无牢靠测绘材料的满清官员来说,公约文字句句都是圈套。商洽时,二十六岁的恭亲王没敢轻率在俄国人塞过来的地图上签字,表明要实地勘界再予承认。他向朝廷引荐从帮忙他处理对俄交涉业务的两位高档帮手宝鋆或成琦中简派一人,咸丰帝挑选仓场侍郎成琦,外加吉林将军景淳,作为处理查勘分界事宜的全权大臣。
成琦,字魏卿,号小韩,满洲正黄旗人,格吉勒氏。父亲廉善,官刑部左侍郎,在成琦六岁时逝世,从此家道中落,居屋出售,时有断炊之虑,靠世交帮贴、戚友假贷维生和读书。依年齿论,成琦与文祥、郭嵩焘、冯子才同年出世,比曾国藩小七岁,比左宗棠小六岁,比沈桂芬、阎敬铭小几个月。他1850年考中进士,1852年任户部主事,今后一路提升,1858年是他官场生计的爆发点。7月任詹事府詹事,10月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次年3月任工部右侍郎。又转任户部左侍郎、仓场侍郎。用九年时刻从进士到侍郎,这种提升速度在一起代官员中好像没有,可说是政坛上的新星。从成琦自订年谱看,他从当户部官员发家 ,就事干练,但没有说到特别的恩遇和功劳。他的窜升,明显需求咸丰帝,或许皇帝身边强力人士的高度喜爱。
1861年6月7日,成琦、景淳抵达兴凯湖西岸乌萨齐河畔安营。18日与俄国全权代表沿海省总督卡札凯维奇和副代表布多戈斯基商洽,两边对《北京公约》文本上划界所提白棱河口的地舆概念有很大不合,也有剧烈争辩,但成琦因来时连日落雨,路途难行,地近山林,时有虎狼出没,后勤保证也很困难,故劳累俄方劝说,赞同不往现场勘界,而在兴凯湖行营,按照和约,将地图内未分之界,用赤色画断,作记绘图钤印。应立界碑,各差小官竖立。他们运用的地图,皆由俄国测绘军官杜尔宾大尉供给。因为中方使团无人懂得俄文,勘界记文之中俄两种文本,亦由俄方起草,俄文本详于中文本,且俄文本未经两边评论修正。6月28日,中俄大臣在俄国行营换文,仅十天光景,鸿沟勘分即告反抗。咸丰对成琦所上奏折的朱批是:“知道了。只能如是处理。”
从两次指示看,对抛弃祖先留下的这块疆土,咸丰帝虽属无法,但也早有了自己的情绪和预备。
按中俄所签《勘分东界约记》规则,从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建立“耶”(Е)“亦”(И)“喀”(К)“拉”(Л)“那”(Н)“倭”(О)“帕”(П)“土”(Т)八处界碑。界碑一面写俄文,一面写汉字。从总数看,比《北京公约》所规则的大大削减。应在“两国接壤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建立的“乌”(У)字碑未被提及,改在“图们江左面距海不过二十里,立界碑一个,上写俄国‘土’字头,并写上界碑汉文”。这八块界碑,其间坐落俄占土尔河(即俄强指的白棱河)的“喀”字碑由成琦和俄使卡扎凯维奇亲身竖立,乌苏里江口的“耶”字碑由三姓副都统富尼扬阿与俄官吉成克竖立,其他均交杜尔宾大尉和成琦派遣的佐领吉勒图堪等人处理。俄国人后来泄漏,吉勒图堪“因为鸦片烟瘾很重,现已精疲力竭,恳求答应他前往宁古塔城,明显是为了要在那里从头备办这种东西。其时决议答应吉某的恳求,但预先取得了他的具结,声明陌生界碑都是依据国界记载设置在各该地址的”。当中方官员实践退出立碑之后,陌生举动就由俄人料理。杜尔宾终究在距图们江口二十二俄里(约四十四华里)朝鲜乡镇边梁子村彼岸的沙草峰,设置了“土”字碑。
新旧“土”字碑方位图(图片据赵中孚:《清季中俄东三省界务交涉》)
勘界官如此不负责任,致使疆土进一步沦失。学术界一般将成琦勘界体现视作“惧怕困难,养尊处优”。有论者还把成琦和吉勒图堪混为一人,称他因烟瘾产生而抛弃职守。以往干练的成琦真是颟顸惰懈吗?因为史料不详,后人只能推测。前述成琦提升极快,比照别的两个同光年间官至军机大臣的满族名臣,文祥从进士到侍郎用时十三年,与成琦同被提名勘界的宝鋆,用时十七年。而闻名汉族官员曾国藩用时十一年,军机大臣沈桂芬用时十四年。委任他们的是咸丰皇帝,被欣赏则各有原因。1861年春夏之间,英法联军早已退出北京,身体和毅力都很懦弱的咸丰帝何时从承德返京,却充溢侦查剧烈的权力斗争。8月22日,皇帝因病驾崩,两宫皇太后和恭王联手发起政变,诛杀和贬低斥责八位先帝遗留下的“顾命大臣”。为坚持官场安稳,二品以上大员仅除名一尚书三侍郎,成琦就在其间。上谕称,吏部尚书陈孚恩为载垣等亲信,吏部右侍郎黄宗汉以危词力阻回銮,均除名永不复用,户部右侍郎刘昆、仓场侍郎成琦、太仆寺少卿德克津等虽无与载垣等交通实据,而或与往还较密,或由伊等保举起官,或拜认师生,均著除名,以示惩儆。可见他与怡亲王载垣、郑庆王端华、肃顺一党是有密切联系的。这位官场红人,勘界时急不行耐要回来北京,同咸丰即将回銮的宫斗内情有无纠葛,无妨留作悬疑,以待破解。
三
图们江口勘界立碑留下的大坑,二十多年后被吴大澂看出来、提出来,并授命去处理。吴大澂因此而在前史上取得重要方位和荣誉。在防川,人们都感念吴大澂。龙虎塔内的展厅,介绍了他当年与沙俄商洽重立土字碑的功劳,沙草峰山坡上,还有吴大澂的石雕像。
吴大澂是清末闻名政治家和金石学家
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姑苏)人。他在担任督办宁古塔等处防务大臣期间,经过实地调查,发现1861年中俄分界之图,与《北京公约》内所载地段显有不符。1883年1月17日(光绪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上奏提出近来俄人侵吞珲春鸿沟,将图们江东岸沿江百余里误为俄国所辖之地,并于黑顶子当地(珲春东南五十公里黑顶子山下)安设俄卡,珲春城与朝鲜毗邻之地,多半为俄窃据,恳求军机处向吉林将军颁寄1861年划界地图,由该将军派员与俄官“按照常图所定红线将沿海地段划清界址,限令俄官将早年侵吞珲属当地一概交还”,奉旨允准。总理衙门旋将地图封寄吉林,知照将军派副都统依可唐阿与俄交涉。他写信告知李鸿章:“俄人侵吞珲春之黑顶子,现已七八年,早设卡伦,前招朝鲜流散二百七八十户,垦地千数百垧,而珲春官民从未一音及此,殊可怪,且该处尽在图们江边,若不及早偿还,则俄界竟与朝鲜接壤,一无隔绝,难保无觊觎朝鲜之意。”吴大澂与俄方相约1884年俄历3月1日一起勘界,这以后两边各不相谋,图内俄、汉文译名歧异,龃龉难合,延迟未决。且中法越南抵触渐起,吴大澂奉旨内调,会办北洋海防。至1885年5月,他帮忙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商洽朝鲜甲申事故善后事宜,签署中日《天津公约》,中法战役也进入终究议和阶段,他再次奏请吉林勘界、补立界碑。朝廷派他前往珲春,与俄重勘界务。
吴大澂1886年4月5日抵达珲春,5月23日偕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过境到岩杵河,25日开端同俄国沿海省长兼驻军司令巴拉诺夫商洽,史称“岩杵河勘界会议”。中方要处理的关键,首先是重立“土”字界碑,其次是克复黑顶子要隘之地,此外还抒发补立和增设其他界碑、纠正错立和被俄方私移界碑、力求回收图们江的行船权力和罕奇出海口问题。
在评论“土”字界碑时,俄方称该碑现在离海四十四里,是因为有二十余里为海水灌入区域,能够称作“海河”。刨去“海河”,才是图们江口,最初便是据此将“土”字碑址标示在地图上的。巴拉诺夫随员舒利经,参与过最初绘图和竖立界碑。吴大澂对立江口之外另谈什么“海河”,指出潮来时,海水涌入不止二十里,潮退时,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北京公约》规则:“两国接壤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勘分东界约记》的附件《接壤路途记文》规则:“图们江左面距海不过二十里,立界碑一个,上写俄国‘土’字头。”所谓江口者,总在海滩尽处,这次只需照约,由海口量准二十里方为妥恰。
两边重复评论,吴大澂预备充分,据理力求。巴拉诺夫表明更移“土”字碑方位,需求请示。吴大澂也将商洽状况转达总理衙门,一起问询商洽底线:“如不允改,可否照常图定界?”总理衙门回复:“以海滩尽处为江口,如能争到甚善。如必不行,即照常图定界。”其实对移碑能否成功并不抱决心。
29日持续商洽。关于“土”字碑界址,巴拉诺夫称已接本国阿穆尔总督电复,早年既未立妥,自可斟酌更改,这个效果令人虚与委蛇。两边由此商定,将“土”字碑从沙草峰挪前十八里,立于山南沿江高坡下,该处离海口依图们江河道核算为三十华里,陆路直线间隔为二十七华里。之所以未能再往前行,吴大澂说是“沙土浮松恐无立碑之地”,也或许是商洽时中方做出的退让。又议定,“土”字“怕”字两碑中心相隔太远,拟于俄镇蒙古街与珲春接壤之路,补立“啦”字界碑。于俄镇阿济密与珲春接壤之路,补立“萨”字界碑。拟于“拉”字界碑西南大树岗子俄境与宁古塔接壤之路,添立“玛”字界碑。俄方提出,宁古塔境内瑚布图河口“倭”字碑北及绥芬河北山之“那”字界方位与公约和旧图不符,需求调整,吴大澂婉拒,表明要由勘界大臣亲身履勘,再行妥善处理。吴大澂还提出图们江口应作中俄两国公共海口,巴拉诺夫亦表明此事须另行请示。
中俄“土”字碑勘界商洽效果报经清廷赞同后,6月20日,吴大澂约俄方官员前往图们江岸,勘明立碑之地。他们来到防川,各自支起帐子,巴拉诺夫将邻近小山称为“吴冈”,意思以吴大澂的姓氏命名。随行人员于立碑之地发掘二尺深的土坑,四面用碎石填筑,中心起石台,预留一长方孔。次日一起监督,将“土”字碑竖立起来,我国在东北丧地百万之后,至此刻挽回了十几平方公里疆土,拉近了我国在图们江入海口的间隔,确立了中、俄、朝三国的今日格式。俄方为何赞同退让,原因不详,估量同其时英俄矛盾加剧,英国军舰占有朝鲜巨文岛,由此带出侦查的英、俄、中、朝博弈有关。
吴大澂还在长岭子中俄接壤当地,添立铜柱,上面勒刻铭文:
边境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行移。
“土”字碑前移交涉处理后,两边再谈俄国越界在黑顶子设卡之事,承认迁回俄境,互相派员交代理解。
吴大澂与俄方就东段鸿沟界务打开数月商洽,7月4日,两边签定《珲春东界约》。在晚清中外鸿沟商洽中,这是稀有的一次专业仔细的交际举动,取得了活跃的效果。
吴大澂随后又与俄国勘界官员巴拉诺夫前往绥芬河,勘测“那”字碑和“倭”字碑方位。8月6日,中俄勘界人员在海参崴乘坐李鸿章派来迎候的“定远”铁甲舰,开往摩阔崴,“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等北洋军舰随行。“定远”“镇远”“济远”都是刚从德国购回的新式铁甲舰和巡洋舰,中方这一组织,也是在向俄国展现实力。这以后,吴大澂和巴拉诺夫回来岩杵河持续反抗勘界的文字附件《查勘两国接壤路途记》及地图作业,“定”“镇”“济”“威”四舰则前往日本长崎修补,旋产生闻名的“长崎事情”。
图们江原系中朝界河,两国皆可行船。但“土”字碑设在江口上,俄方由此掠夺我国船舶收支图们江的权力,《北京公约》的划界规划真是非常狠毒。勘界商洽后期,吴大澂提出跌倒终究一段江面,东为俄界,西为朝鲜界,但江水正流在我国境内流过,且朝鲜是我国藩属,俄国无权阻我行船。在他重复争夺之下,俄方表明,“图们江口我国船舶收支,俄国必不阻拦”。赞同以照会方式,列为《珲春东界约》的附件。吴大澂接到照会后说:“余与巴使费尽口舌,竭数月之力,始获有此一电。”“吉林海口均已归入俄界,得此起色,虽不能作中俄公共海口,而珲春本地商船、鱼船能够自在收支,不用定向俄官领照,较为便利。”
从防川的龙虎塔,能够一眼望三国,朝俄铁路桥阻断大型船舶驶向远处的日本海。上一年朝鲜领导人乘专列拜访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便是从这儿过江。
我国船舶在图们江口的通行权,直到今日也一向取得交际文件上的承认。1991年5月16日签署并于次年收效的中苏《关于国界东段的协议》第九条规则:苏方赞同我国船舶悬挂我国国旗可沿图们江通海往复飞行,详细问题将由有关各方洽谈处理。但因为“土”字碑南侧朝鲜战役时期制作的朝俄铁路大桥距江面过低,以及图们江河道淤塞,只能通行三百吨以下的小舟,除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组织了三次复航科考飞行外,这项权力事实上没有得到运用。
(本文来自汹涌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汹涌新闻”APP)